NEWS · 新闻资讯

《BG大游施工技术》2021年第18期期刊导览

发布时间:2024-01-05 人浏览

  196体育《 关于建筑企业践行新型建造方式的策略研究 》一文中,基于未来建筑业发展方向提出新型建造方式,从Q-SEE角度系统提出了新型建造方式的概念和内涵,从关键技术和应用情况深入分析建筑企业新型建造方式应用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筑企业践行新型建造方式的建议措施,促推传统建造方式向绿色建造、智慧建造以及工业化建造方式转变是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未来中国建造的核心竞争力。

  引用本文:毛志兵,李云贵,黄凯.关于建筑企业践行新型建造方式的策略研究[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1,50(18):1-6.

  在《绿色工程内涵及指标体系对比综述》一文中,李晓军,唐立,张涛,白宏达以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和绿色矿山为代表的绿色工程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由于缺少对绿色工程内涵的共识,给一些行业推进绿色工程建设造成不便。文章梳理了国内外以建筑、矿山和交通为代表的绿色工程建设研究成果,从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社会人文3个方面总结了绿色工程的内涵,比较了绿色工程的指标体系,给出了不同类型的工程行业在绿色工程建设中的侧重点。进一步以绿色建筑为对象,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现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异同,详细评述德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DGNB(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nachhaltiges bauen)和中国GB/T 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区别。基于对比分析,提出相对通用的绿色工程内涵和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基金项目: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创新及示范项目(云交科教便〔2019〕36号

  引用本文:李晓军,唐立,张涛,白宏达.绿色工程内涵及指标体系对比综述[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1,50(18):7-14.

  段珍华,刘一村,肖建庄,丁陶在《 混凝土建筑3D打印技术工程应用分析 》一文中指出,混凝土建筑3D打印技术的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打印材料、设备、工艺间的研究相互割裂,缺少实践配合。由于缺少相关标准规范作为建造依据,且现有示范项目未能充分体现3D打印技术的优势,因此该技术的市场认可程度不高,距投入市场化应用还有极大难度。梳理国内外混凝土建筑3D打印技术的打印工艺、打印材料、打印设备、打印实践发展,通过分析混凝土建筑3D打印技术在不同工程场景下的实际应用案例,总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并立足适合该技术的不同应用场景进行系统分析,提出高效、合理的生产建造过程,推动3D打印在混凝土建筑领域的智能化、工业化、可持续化的研究与发展。

  引用本文:段珍华,刘一村,肖建庄,丁陶.混凝土建筑3D打印技术工程应用分析[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1,50(18):15-20.

  在《 珠三角绿道网斗门段服役10年现状与展望 》一文中,林惠庭,黄立峰,曹一翔,罗维高,温煜炜指出珠三角绿道网是我国首个绿道网,目前部分路段已经服役10年。选取珠三角绿道网斗门段的29条绿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统计等手段,重点从绿道的设计标准、实体及维护存在问题等方面入手,对绿道10年服役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斗门段绿道网的连续性、可达性、功能性、耐久性、步行舒适感、游憩满意度、视觉美学感等7项性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存在绿道设计不合理和绿道被人为破坏、绿道使用不当、绿道路面病害等实体现状问题。针对现状提出应对措施,为绿道网发展转型、存量更新提供参考。

  引用本文:林惠庭,黄立峰,曹一翔,罗维高,温煜炜.珠三角绿道网斗门段服役10年现状与展望[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1,50(18):21-24+30.

  彭俊聪,杨四海,李晓冉,丁文其,段超在《 深圳市谷对岭分岔隧道无中导洞施工与监测技术》一文中指出,分岔大断面隧道施工常面临地质条件差、周边环境复杂等问题,结合深圳市谷对岭分岔隧道工程情况,采用先行隧道独立成型,后在大断面处实现掉头再施工后行隧道的分岔隧道无中导洞施工方法。梳理4个技术阶段,包括连拱段施工BG大游、由先行匝道小断面进入主线大断面施工、主线大断面实现掉头施工及主线大断面施工等关键点。在施工的同时进行全程监控测量,据此针对性提出分部分阶段监测方案,并分析连拱隧道段和大断面段的监测数据结果,从而指导设计,确保施工安全。

  引用本文:彭俊聪,杨四海,李晓冉,丁文其,段超.深圳市谷对岭分岔隧道无中导洞施工与监测技术[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1,50(18):31-35.

  在《模块化钢结构建筑集成一体化建造关键技术》一文中BG大游,温小勇,李春田,陈洋,周永安,廖选茂,张鑫鑫概括了模块化建筑的概念和意义,对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在一体化设计、工业化制造、现场高效连接及质量控制、集成创新应用及推广等研究内容进行分析BG大游。介绍了三维模块的标准化与组合设计,模块单元间连接节点设计,一体化工业制造技术,箱式模块安装技术,以及海洋绿色人居系统BG大游、应急医院为代表的集成创新应用技术。体现了模块化钢结构建筑在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生态、高效等方面的优势,既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又满足社会发展现状的需求。

  引用本文:温小勇,李春田,陈洋,周永安,廖选茂,张鑫鑫.模块化钢结构建筑集成一体化建造关键技术[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1,50(18):65-70.

  徐辉朝,邵冲,毕荣军在《 机电管道装配式施工技术》一文中,结合青岛国际院士港二期的机电工程工期紧张BG大游、施工质量要求高、系统种类多、大型管线多,管线集中、空间拥挤等难题,研究并应用了机电工程装配式施工技术。通过多角度方案比选,提出了机电管道装配式施工的总体思路,创新运用了可拆卸横担的管道支架配合装配式吊装,形成了机电管道装配式施工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实现了工期节约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 基于BIM+GIS技术的体育场时空立体数据平台构建 》一文中,郭忻,赵一青针对目前大型体育场馆传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工作量大、信息异构分散、实时信息不能快速反馈等问题,综合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和体育场馆地理信息系统(GIS),以浏览器为依托,集成Cesium开源JS库,构建大型体育场馆时空立体数据平台。该平台通过BIM+GIS搭建大场景空间三维可视化交互环境,实现信息的快速共享和综合分析,通过直观的数据展示,为大型体育场馆赛事及活动科学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翁邦正,李元,王文渊,乔趋超,彭铭旭在《 BIM技术在复杂深基坑内支撑拆除过程中的应用 》一文中指出,春之眼商业中心项目地处高原地震带,基坑周围环境非常复杂。基坑支护采用地下连续墙+3道混凝土内支撑。为了避免内支撑拆除过程中造成基坑不规则变形,对周边构筑物、道路造成安全隐患,项目采用BIM技术辅助施工对内支撑拆除方案进行对比,对拆撑运输路线进行分析、规划,对拆撑工序进行三维模拟、可视化交底,做到降本增效,为项目创造了实际价值。

  引用本文:翁邦正,李元,王文渊,乔趋超,彭铭旭.BIM技术在复杂深基坑内支撑拆除过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1,50(18):118-121.

  登录中国知网(网址:http:),点击搜索框右侧“高级检索”,选择“期刊”项,在“ 期刊来源 ”中输入“施工技术”,在“ 指定期 ”中输入期数,点击右下角“检索”按钮,下载你需要的文章吧!


上一篇 : 文明典范城市创BG大游建 改得文明住得舒心!施工让老旧小区改
下一篇 : 提升质量意识 赣州市住建领域开展“质量月”观摩BG大游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12-2024 必威集团 版权所有  
备案号: